下面對輻照與輻射作一個區(qū)別:用燈管來照亮墻壁,當燈管從墻壁處移開時,燈的輻射沒變,但對墻壁輻照減少了。
如果你不清楚我們談論的是燈管強度還是到達表面的強度,那就可能造成混淆,精確使用反射罩能在不增加燈管輸入功率的情況下增加工件表層的輻照,UV能量最聚集的那一點就是最高或峰值輻照所在的點。
反射罩將能量聚集在工件表面上,一些未聚焦的光線也能抵達表層,但它對油墨固化的效果不如聚焦的光線。
用作說明的是一種橢圓形反射罩,它具有大約75%的能量收集效果(參見下問有關反射罩的內容)。
換句話說,燈管發(fā)出的75%的能量將被反射罩收集并聚焦。
我們用一種黑色的汽車玻璃絲網(wǎng)印刷油墨(它以難固化聞名)來做一個有趣的關于固化深度,以及輻照是如何影響固化深度的演示,用兩只燈來固化油墨,這兩只燈僅僅在輻照上有差別,一個燈的輻照是另一個燈的兩倍,使用第一個燈照射一次達到的固化深度是一密耳(mil)。
再次照射并不能顯著增加其固化深度。而另一個燈能發(fā)出兩倍的輻射,它只照射一次達到的固化深度是前一個燈兩次照射達到深度的兩倍,盡管兩者的輻射劑量是一樣的,我們應該清楚所說的輻射劑量指的是什么。劑量就是輻照乘以時間,或者累積的光能,放慢帶速,劑量增加了,加快帶速,劑量減少了。
如果油墨暴露在燈管下的時間越長,油墨表層接收到的劑量越高,但UV輻照度并不是越高。(我們將發(fā)現(xiàn)增加劑量不但沒什么幫助,反而有害于熱敏感性的基材)。
第二個燈管再照射一次劑量加倍了但并未顯著增加固化深度。
由此我們認識到通過多次暴光來增加劑量并不是令光子穿透油墨抵達底層光引發(fā)劑的有效方法。
固化深度更受峰值輻射而不是劑量的影響。
這個事實有幾個實用意義,正如我們注意到的,更高的燈管輸出(不一定是W/in功率更高)、選擇有效輸出紫外波長合適的燈管以及更小直徑的燈管都能顯著增強輻照。
多次照射、多燈逐一照射以及降低帶速能增加劑量,但對增加UV輻照沒什么意義。